今年冬天較往常低溫,也是許多寶寶出生後第一個冬天,
提醒爸爸媽媽在幫寶寶洗澎澎的時候,
務必使用澡盆溫度計,並留意浴室空氣通風,
讓寶寶快樂安心泡澡喔!
今年一入冬就有好幾波寒流來襲,泡湯或泡澡是許多人驅寒的首選,
近日有家長表示家中幼兒泡澡時突然昏倒,沒想到小孩泡澡也會發生意外!
醫師提醒,尤其三歲以下小朋友,對身體不舒服症狀表達能力較差,
不可讓孩子單獨泡澡,避免憾事發生。
圖片來源:Pixababy
今年冬季明顯比往年冷上許多,許多人都選擇泡湯或泡澡來溫暖身體,
因此許多家長會讓小朋友在洗澡時順便泡澡。
日前有位媽媽透過網路分享小朋友泡澡時發生的意外狀況,
根據她的描述,小朋友因為天冷想要泡澡,媽媽先提高泡澡的水溫,
泡了一會兒之後,孩子起來擦乾身體後卻突然癱軟昏厥過去,
所幸將孩子抱往通風處休息,不久後小朋友就恢復意識,結束一場虛驚。
事後媽媽表示,確定不是一氧化碳中毒,
推測應是泡澡溫度太高、泡太久,浴室又不通風導致孩子昏倒意外。
洗澡時突然昏厥,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「一氧化碳」中毒,
然而其實很多洗澡昏倒的意外,跟一氧化碳無關,多半與血氧供應不足有關。
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小兒專科醫師李逢卿表示,
一氧化碳中毒多會發生靠近在瓦斯熱水器附近,
如果是洗澡時一氧化碳外洩,首先會聞到類似瓦斯的異味,
且在同一空間或一氧化碳外洩附近的人都會受到影響,通常一起泡澡的人也都會中毒。
如果吸入太多一氧化碳,會有頭痛、嘔吐、呼吸困難、肌肉無力和心悸等症狀,
嚴重的話會陷入昏迷,一氧化碳中毒要儘速送醫治療。
李逢卿指出,泡澡時全身血管會擴張,因此血壓會呈現比較低的狀態;
此時若泡澡水位高於胸口,會對胸部造成很大的壓力,
心臟必須比平時更用力的工作才能輸出血液,又碰上身體血管擴張、血壓低的狀況,
會讓血液較難輸出至遠端,包括四肢末端和腦部等,
一旦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,會產生頭暈、想吐、喘不過氣等症狀,就是所謂的血氧供應不足。
尤其兒童的身體還在發育,小小的心臟要花更多力氣把血液打到全身,
泡澡時更容易發生血氧供應不足的情形。
李逢卿建議,兒童泡澡要注意的第一件事,水位不建議高於腰部,
當然更不能把胸部也泡在水裡,如果小孩覺得冷,可以調節環境溫度,而非增加泡澡的水溫,
例如在泡澡的浴室加裝暖風機等。在泡澡環境方面,應維持稍微的通風,以免熱水的霧氣過多讓孩子喘不過氣來。
至於第二件事,就是兒童泡澡的水溫,建議設定在攝氏37-40度,
兒童皮膚表面的角質層比較薄,僅有成人的三分之一,屬於比較脆弱狀態,
對於溫度適應能力較差,散熱速度不及大人,因此泡澡的水溫不宜高於40度。
兒童空腹、運動後 不宜泡澡
剛剛提到泡澡會讓身體的血管擴張,因此血液輸出量大的狀況下,
身體耗氧量會更高,全身代謝也會更快,血糖也會下降的比較快,
與大人相較,孩子的胃容量比較小,因此需要吃點心來維持一整天足夠的熱量和血糖穩定。
有些家庭習慣先洗澡再吃飯,若孩子泡澡前是空腹狀態,泡澡會讓血糖下降更快,低血糖也容易造成暈倒。
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何一成則提醒,要注意的第三件事,是當孩子身上有傷口、皮膚症狀,
還有第四件事,留意孩子泡澡的時機,運動完、空腹或是飯後1小時內也不建議泡澡。
泡澡時,家長也應該提高警覺,李逢卿不建議學齡前兒童單獨泡澡,
尤其三歲以下小朋友因為表達能力不佳,若有身體不舒服較難講得清楚,
或者是幼兒馬上從浴缸爬起來,很容易造成姿勢性低血壓而跌倒,或者跌倒時家長沒留意,發生還溺水的狀況。
因此她強調,三歲以下孩子泡澡時,父母千萬別讓小朋友離開視線範圍,
李逢卿表示,急診時治療過因為泡澡頭暈後導致跌倒,造成腦部出血的病患,不可不慎。
泡澡時如果小朋友有不舒服的情況,例如頭暈、喘不過氣來等,
李逢卿表示,第一時間就是將小朋友安置於通風處,給予水分,或可補充含有糖份的飲品,例如運動飲料;
如果孩子逐漸恢復正常就沒有太大問題,若是持續半小時仍舊感到不適,應該尋求救護車協助或是送往急診處置。
最後,何一成提醒,雖然泡澡對血液循環有益,除了兒童之外,成人泡澡也需要注意,
對血壓未控制好,最近心肌梗塞,或有心絞痛的人,是不適合的,
泡澡後要注意補充水分與保暖,以免因皮膚溫度突然降低,造成體表血管收縮,使血壓迅速上升,可能造成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問題。